中药学
声明:本文介绍中药学内容。
1. 概述
定义:
- 中药: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,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,包括植物药、动物药、矿物药、化学制品、生物制品
- 药物来源:
- 植物占绝大多数,使用最为普遍
- 动物:鹿茸、地龙(蚯蚓)、蜈蚣(天龙)
- 矿物:石膏、朱砂、赤石脂
- 化学制品:铅丹、轻粉、升药、机制冰片、人工牛黄等
- 生物制品: 半夏曲
- 药物来源:
- 中药学: 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品总来源、采制、性能、功效、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
- 中药: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,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,包括植物药、动物药、矿物药、化学制品、生物制品
中药的作用:
- 治病原理:以药性之偏来纠正病性之偏,调节脏腑功能,纠正阴阳偏盛偏衰
- 治疗作用:功效
- 对病机治疗功效–治本
- 对症治疗功效–治标
青蒿: 治病:疟疾,治证:退少阳热,治症:退虚热
- 预防:烟熏、洗浴、佩戴或内服
- 养生保健(药食同源):如灵芝、何首乌
- 不良作用:副作用、毒性
中药的性能:即药性,主要包括四气、五味、归经、升降浮沉、毒性
注意区别性状:药物形状,颜色,气味,滋味,质地等
凡药之用,或取其气,或取其味,或取其形,或取其质,或取其性情,或取其所生时,或取其所成之地- 四气:寒凉热温平
- 寒凉性药: 清热泻火、凉血解毒–热证、阳证
- 温热性药: 温里散寒、补火助阳、温经通络、回阳救逆–寒证、阴证
- 平性药
- 五味:实际滋味或实际效果反推所得
- 辛:辛辣麻胀,挥发性如芳香
- 发散、行气、活血、开窍
- 酸:包括涩
- 敛:收敛止汗、收敛止血、敛肺止咳
实邪慎用
- 涩:涩肠止泄、涩精止遗
- 敛:收敛止汗、收敛止血、敛肺止咳
- 甘:甜
- 补益、调和药性、缓急(缓急止痛/缓和药性)、中和毒性
部分药易助湿困脾
- 补益、调和药性、缓急(缓急止痛/缓和药性)、中和毒性
- 苦:包括火焦味
- 泄: 通泄、降泄、清泄
- 燥: 燥湿
- 咸
- 能软:软坚散结–治瘰疬、瘿瘤,痰核等
- 能下: 泻下作用–治大便秘结证等
- 淡
- 能渗、能利,有渗湿利水作用,多用于水肿,小便不利等证
- 辛:辛辣麻胀,挥发性如芳香
- 升(向上)浮(向上向外)降(向下向内)沉(向下向内)
- 升浮:
- 病位在上/表:
- 表证–发汗解表
- 头风痛–祛风止痛
- 食停上皖–涌吐
- 病势下陷: 久痢、脱肛、内脏下垂–升阳
- 病位在上/表:
- 沉降:多具有酸、苦、咸之味道和寒凉之性
- 病位在下/里:
- 里热、里寒 –清热、温里
- 便秘–泻下
- 小便不利–利税渗湿
- 病势上逆
- 咳喘–止咳平喘
- 呕呃–止呕,止呃
- 肝阳上亢–潜阳
- 病位在下/里:
- 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
- 四气五味关系
- 升浮:多具有辛之味和温热之性
- 沉降:多具有酸、苦、咸之味道和寒凉之性
四气五味并列时通常四气影响较大,如辛凉解表
- 质地关系
- 质地轻如花、叶多为升浮
- 种子、果实、矿物、贝壳多为沉降
- 其他关系
- 炮制: 如酒炒则升,姜汁炒则散,醋炒则收敛,盐水炒则下行
- 配伍
- 四气五味关系
- 升浮:
- 四气:寒凉热温平
2. 解表药
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,常用于治疗表证的药物
性能特点
- 药性:辛味(桑、蝉蜕外)
- 归经:主归肺、膀胱
- 升降浮沉: 升浮
- 毒性:细辛与苍耳子有小毒
分类:
- 辛温解表–发散风寒
- 辛凉解表–发散风热
注意事项
- 不宜过汗:汗出淋漓,伤阴损阳;若微令汗出,得汗即止,既可使邪气外出,又不伤正气
- 虚汗及疮疡日久,失血者等津血不足者慎用
- 不宜久煎熬(15-20分钟即可,包括芳香药亦然)
- 服药宜忌:发散风寒药多宜饭后热服,服药后温覆盖其体(出点汗),可助散寒解表之力。忌食生冷,油腻之品
2.1 辛温解表药
(草)麻黄
- 药性: 辛,微苦,温
- 功用:
发汗(开腠理,透毛窍)解表【生麻黄】
- 外感风寒表(实)证:麻黄汤
伤寒发表第一要药, 因其中空特质而发汗效果最强, 故而想发汗效果可去掉结,一般发汗可连结用
南方人腠理疏松较少用,易过汗
- 外感风寒表(实)证:麻黄汤
宣肺平喘(实证)【炙麻黄】
- 风寒外束:配杏仁
- 风热咳喘:麻杏石甘汤(去性存效: 麻黄温,石膏凉)
虚喘病程长,咳喘无力,以吸入为舒服
常与杏仁搭配,一燥一润,一宣一降
利水消肿
- 风水水肿(水肿兼表证):越婢加术汤
散寒通滞(较为少用)
- 风寒痹症,阴疽,痰核
- 用法用量:生用、蜜炙(加蜜湿炒)、捣绒
- 煎服,3-10g(南方人3g起,北方人8,9g起), 宜先煎,去浮沫
- 生用发汗力较强
- 蜜炙长于平喘
- 捣绒适于老人、小孩
- 使用注意
- 虚喘不宜
- 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,并可使血压上升,心率加快,失眠及高血压慎用
发汗之药,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,麻黄,柴胡之类是也
桂枝
- 药性: 辛,甘,温
- 功用:
- 发汗(畅旺营血)解肌,表实无汗,表虚有汗均可使用
- 风寒表实证:麻黄汤
- 风寒表虚证:与白芍配伍,桂枝汤
位置较麻黄深
- 温经通脉: 寒凝血滞诸痛证
- 风寒湿痹(尤其上肢肩臂疼痛)
- 妇女寒凝血滞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产后腹痛:配当归,吴茱萸,温经汤
经:经络、血管、月经,寒凝于血均可使用,如宫寒
- 通阳化气
- 心阳不振: 枳实薤白桂枝汤
- 脾阳不远: 苓桂术甘汤
- 肾与膀胱虚寒,气化不利之水肿,小便不利:五苓散
- 发汗(畅旺营血)解肌,表实无汗,表虚有汗均可使用
- 使用注意:
- 桂枝辛温助热,易伤阴动血,凡外感热病、阴虚火旺、血热妄行等症,均当忌用。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。
紫苏、生姜
共性:
- 辛温,入肺、脾经
- 发表散寒: 发汗力较弱,用于预防或治疗风寒感冒轻证
- 解毒鱼蟹
紫苏:
- 行气宽中(消胀), 和胃止呕吐
- 脾胃气滞证:脘腹胀闷,纳食不佳者均可运用,如藿香正气散
- 理气安胎(苏梗): 配砂仁,陈皮
苏叶长于发散风寒,苏梗偏宽胸利膈、顺气安胎
- 行气宽中(消胀), 和胃止呕吐
生姜:
- 兼温肺以祛痰(效果一般)止咳(风寒咳嗽)
- 温胃降逆止呕–呕家圣药,晕车船亦可用
- 胃热呕吐:+ 黄连
- 妊娠呕吐:+ 紫苏
止呕药用姜汁制过,可增强止呕作用,如姜半夏、姜竹茹等
- 解半夏、天南星之毒
干姜得秋气多,功兼收敛。生姜得夏气多,功主横散。 干姜温太阴(脾)之阴,生姜宣阳明(胃)之阳
参考文献: